返回

朕这一生,如履薄冰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355章 只朕如此,后世之君弗从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
    ——句注军,是和细柳、霸上、棘门三营同时设立,却主要负责边墙一线卫戍任务的常备野战军!

    自然,和细柳、霸上、棘门三营一样,是由少府内帑、相府国库各自承担部分,再由主将补上缺口的模式,吃‘百家饭’养着的军队。

    而对于这样的军队,老太后的态度也可谓是直白务必。

    ——句注军,念在其戍边有功,老太后还勉强愿意提一嘴;

    至于细柳、霸上、棘门三营,老太后却是连提都不愿意提!

    哪怕是在平定吴楚七国之乱过程中,起到过关键作用的细柳营,老太后也同样不屑一顾!

    至于原因,也显而易见。

    和刘荣不待见这种吃‘百家饭’,听‘百家话’的军队一样:老太后对于这样的军队,也同样心怀不满。

    这样一来,问题就变得很简单了。

    “即是皇祖母相召,孙儿,自不敢有所隐瞒。”

    心里有了底,刘荣说起话来,也终是不再拐弯抹角。

    “孙儿意,扩羽林、虎贲二校各为都尉,以为我汉家拱卫长安之禁军,一如往昔之南、北二军!”

    “只是不同于往昔,南军取丰沛子弟,北军取关中良家子——羽林、虎贲二军,皆以英烈遗孤为卒,自幼操演成军。”

    “如此一来,我汉家将再次达成两支禁军相互掣肘、制衡,而非一家独大的局面。”

    “于宗庙、社稷而言,此举之利弊几何,皇祖母,不会不明白……”

    ···

    “至于北军,孙儿的意思,是伺机改变为下一个飞狐军。”

    “——其实过去这些年,北军与其说是禁军,倒不如说就是第二支飞狐军!”

    “每逢战事——北墙有变,匈奴入侵也好,南方生疑,赵佗称帝也罢;”

    “便是关东诸侯作乱,出征平叛的大军骨干,都总是北军将士。”

    “这么些年下来,北军的战力,早就可以作为又一个飞狐军去使了。”

    “更何况关中民风彪悍,百姓民尚武之风极盛;”

    “以一个‘禁军’的名头,将关中子弟兵都锁在长安,终归不是长久之计。”

    “毕竟关中,乃我汉家之国本、我刘氏之根本……”

    如是一番袒露,老太后面上神情当即便暖了几分。

    ——甭管怎么着,刘荣至少还愿意实话实说,根本没有欺瞒老太太的意思;

    到了如今这个年纪,老太太在意的,其实也就是这点聊胜于无的尊重了……

    “至于朔方、河西二军,孙儿也是同诸位将军、大臣们再三商议,才最终定下。”

    “至于此诸军之供养皆出少府,不容外朝插手分毫……”

    “皇祖母,当也是明知其故……”

    (本章完)


第355章 只朕如此,后世之君弗从(3/3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   《 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 》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